摘要:青岛农业大学校园里突然出现一群穿着汉服的女孩,教室里、图书馆台阶上、小河边,就连食堂里也随处可见她们的身影。拍微电影?还是作秀?
“其实,汉服只是一种载体,我们并不是要宣传汉服,而是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已经毕业的学姐阚晶说,这里面包括传统礼仪、传统节日等。阚晶是学校里最早的一批汉服爱好者,当时学校只有两三人,而且没有统一的活动,只是出于个人兴趣。虽然已工作半年,她还时常回来参加社团活动,给大家提供赞助。
用平常心看待汉服
“平时穿着汉服外出,经常被人看笑话。”彭嘉熙说,遇上一些不了解汉服的人,常常被当成少数民族的服饰。“有时也会引来人们的围观和追问。”张翠霞说,好多人误以为她们是古装剧的痴迷者,甚至也有人说她们在作秀。
“比如说我有10件衣服,汉服只是其中的一件。”彭嘉熙说,在她看来,汉服就像是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件普通的衣服,哪天喜欢就穿出去,也不会担心别人怎么看。“西服、牛仔裤都是从国外传过来的,既然我们能穿这些衣服出门,为什么不能穿汉服?”阚晶说。
“其实,我们希望被追问,这样就有机会和大家交流。”阚晶说,单单穿着汉服外出,往往只能受到人们的关注,很难起到宣传传统文化的效果,有时她们会携带一些宣传材料,或者举办与传统礼仪、传统文化相关的培训课,总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人们关注继而深入了解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