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诗经·秦风·无衣》中的经典诗句,原本是表现秦军战士出征前高昂的士气。其中的“同袍”一词本指战友,如今被汉服爱好者们借用,成为了他们彼此间的称呼,以表达在汉服复兴中大家志同道合,互相勉励。
其实,“冠礼”和“笄礼”来源于中国汉族的成人礼,古时男子一般是二十岁行成人礼,称为冠礼,年满二十岁的男子称为及冠;女子一般十五岁行成人礼,称为笄礼,年满十五岁的女子称为及笄。成人礼是汉人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仪式之一,不仅象征着一个人步入成熟,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念,对师长前辈的尊敬,更表明今后要承担起对国家、婚姻、家庭的责任。但是,随着三百多年前汉服与汉礼的衰亡,汉族的成人礼被历史所封存,但却在今天的韩国和日本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随着汉服及汉文化在民间的不断普及,汉族的成人礼在国内不少地方逐渐受到重视,而汉服也成了成人礼上最为正式和隆重的服装。
另外,近些年随着汉服的回归,婚礼等场合也逐渐出现了汉服的身影。婚礼是人生当中最为重要的时刻,或许每位汉家女子都幻想过自己结婚的那一天会穿什么衣服。可今天中国的婚礼已基本西化,除了西服就是白色婚纱,顶多会穿下旗袍。除了西式礼服,真的没有一件有民族特色的衣服适合在结婚时穿吗?
如今,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和服与韩服都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以日本为例,穿什么样的婚服结婚,是根据婚礼的仪式和场合而定,并不会随意乱穿。如果是在神社或寺院中举行传统婚礼,新人则穿着和服,即新郎穿着黑/白底的纹付羽织袴,新娘穿着白污垢(皇室成员一般着十二单衣);如果是在教堂中举行西式婚礼,则新郎穿西装,新娘穿白色婚纱,并根据基督教流派,会有牧师或神父来主持婚礼,但通常婚礼结束后,婚宴中新人还会再次换上和服。而今天韩国的传统婚礼中保留了不少华夏礼仪,典雅庄重,而即便是举行西式婚礼的韩国人,在仪式结束后通常还会换上韩服,拜见家里的长辈,以表示自己不忘民族传统。
随着汉服的回归,华夏婚礼得以“重生”。周制婚礼是华夏婚礼的原型,其以《周礼》为礼仪蓝本,以后的汉族婚礼在周制婚礼的基础上逐渐演变,直至明末清初,汉族婚礼与成人礼等随着汉服的消亡也一起消失了。汉族婚礼,古朴典雅,在周制婚礼中,不举乐,不庆贺,古人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认为结婚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情,因此,着汉服举行婚礼,更符合汉人的礼仪和习俗。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新人选择穿着汉服结婚,通过“沃盥、解缨、结发、同牢合卺等”汉族传统礼仪,在祥和与庄重中,完成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仪式。
4、“唐装”和汉服相差甚远 小心传统节日穿错衣
每逢春节或者传统节日,很多中国人喜欢穿上传统的“唐装”,可是,您知道吗?绝大多数中国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