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服种类繁多。据介绍,如果从服装的制式上看,主要有“衣裳”制(即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通裁”制(身衣贯通的袍服,腰间无缝连)等类型。“‘衣裳’一词,其实就是从汉代流传下来的。‘衣’指上衣,‘裳’则由古...
不知不觉间,汉服热开始在人们身边悄然兴起,很多人开始喜欢上汉服,迷恋上汉服透露出来的古朴气息,爱恋上汉服传递出的精神文化,着迷于汉服带来的婉约风姿和儒雅气质……其实,汉服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你愿意了解它,它就在那里,触手可及。
“深衣”最具传统文化内涵
深衣就是直筒式的长衫。在制作时,把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其名称的由来,是因为穿着时能拥蔽全身,将人体掩蔽严实的缘故。《五经正义》中认为:“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贾蓓敏表示,深衣的每一部分都有极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谐音即为“深衣”。“比如在制作中,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整件长衣,以示尊祖承古。”
现场一位汉服爱好者指着自己身上穿的汉服,向记者介绍道:在中国传统中,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根宽大,袖口收祛,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摆平齐,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