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汉服

给想了解汉服和反对汉服的人

发表日期:2020-10-17 21:02:43作者来源:浏览次数:

摘要:给想了解汉服和反对汉服的人

1、汉服是汉朝的服装,还是汉民族的服装?

答:汉服就其字面上来讲,可以作为“汉朝服装”的简称,就像“唐朝服装”简称为“唐服”,“明朝服装”简称为“明服”一样,但当前汉服复兴运动中,“汉服”是指汉民族传统服装,也就是汉族人(华夏族人)统治中国时,汉人的日常服装。汉服虽然在各个朝代都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保持了一些永远不变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令汉服与其它民族服装有明显的区别,但在汉服体系里,又有连贯性,而不是各个朝代之间完全不一样,否则,汉服就没有独特的体系,当然也就没有汉服作为汉民族传统服装的意思,汉服自然也就没有复兴的必要。

2、汉服为什么会消失?

答:历史上的侵略,往往不仅是对被侵略国的土地、资源的占有,也包括对被侵略国文化的强行同化。日本侵略中国时,曾强令一些地方的老百姓(主要是孩子)学习日本语和日本历史,同样,元朝、清朝入主中原后,也对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族人民进行各方面的强行同化,元朝坐拥天下时间不长,基本上都是暴政,汉族百姓对元政府敌对心理较强,那时汉族相对来说,在世界上还是有较强力量的一个大族,所以元朝未能完全同化汉族,而清朝长达三百多年,又出现了长时间的太平时期,老百姓对政府有较高的认同感,所以造成了汉民族许多传统文化在无形中流失。

对一个国家的侵略,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只有让对方对自己认同,在潜移默化下把对方变成为我所用的顺民才是最成功的侵略。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对中土入侵的外族人中,清朝统治者是高手。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对那个被侵略的民族来说,是悲哀,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保持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是否能立于世,被世界认可,甚至强大的关键,一个任人宰割、随遇而安的民族,必将会被同化,最后消失。对某一个人来说,也许只要生活得好一点就行,管他谁统治,但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很难出现理想化的天下大同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民族之间的利益之争,就是要对对方进行最大限度的限制,最好是消灭,你不这样想,人家会这样想,清政府为什么限制汉人为官,为什么不许汉人为妃,都是对汉人的防范,如果汉人反而乐享安逸,那就跟“青蛙效应”(把一只青蛙放在开水里,它会一下蹦出来,而如果放在冷水里慢慢煮,就会把它煮熟)一样。

不过,好在汉族是一个人口庞大的民族,也是一个精神、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民族,所以其它的民族想完全同化汉族难度很大,要是弱小的民族,早被灭族灭国了,历史上许多消失的国家或民族都有这个原因。

3、为什么清朝服装和以清朝服装为蓝本的一些服装,如旗袍会被广泛认可?

答:那是因为清朝离我们近,许多人受清朝的影响比较深,就像四五十岁的人对战争有体会一般,虽然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一个时代的影响往往会影响后世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所以战争对四五十岁的人仍有影响。现在七八十岁的一些人,他们生于清朝灭亡后二三十年,自然受到清朝的影响,人总是怀旧的,所以他们留恋清朝的生活可以理解。而旗袍的影响就更深远,因为其虽出自清朝服装,但已经过改良,完全时装化了,而且改良后的旗袍最大的特点是能突显女性身材曲线,所以受到女性欢迎。

4、旗袍受到欢迎,那是否可以做为或称为汉服?如果不行,是否能将旗袍消灭?

答:不可以。汉服是特指的汉民族传统服装,旗袍如果作为汉服,就会扩大汉服体系,没有独特的体系,肯定不能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所以旗袍不能作为或称为汉服。当然,旗袍作为中华民族的服装,已具有独特的审美、文化和市场价值,是中华民族(旗袍不仅是汉族人穿)服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现在将旗袍消灭,也必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损失。

另外有人提出要将旗袍列为国服,可以说旗袍不能承受做国服之重。因为一、旗袍过于时装化,做国服不够庄重,尤其是在一些重大场合,肯定不行,有人说宋庆龄当年不是穿旗袍参加重大活动的吗?但那时的旗袍跟现在的旗袍已不一样,现在的旗袍将人修饰得那么性感,在重大场合肯定不合适。二、旗袍光有女装,没有男装,有人提出用清朝男装或中山装,但问题是用清朝男装肯定会让人反感,毕竟没有改进的清朝服装与旗袍相比,美感差多了,而中山装,原为日本学生装,虽然是孙中山引进的,但在民族问题上,肯定不会被对日本有敌对情绪的国人接受。三、旗袍过于单一、单薄,作为国服,在一些正式场合上,应该体现厚重感,层次感,豪华感,旗袍不符合这一要求。

所以旗袍的正确定位应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是中华灿烂的服装文化的一部分,适合身材较好又想展现身材的女孩子穿。

5、汉服复兴跟中国民族文化复兴有什么关系?

答:汉服复兴只是中国民族文化复兴的其中一部分,其实中国民族文化遗失的远不止汉服,比如建筑,现在许多人提出我们的城市都建得一模一样,失去了特色,这就是对民族建筑的觉醒;比如汉语,现在英语热之下,有人提出应该放正汉语的地位,而不是喧宾夺主,不管有没有用都非要学英语;比如中式餐饮,在西式快餐大行其道的今天,已有许多人反醒,中式快餐应该怎么做,如何适应现代生活;比如对原生态唱法的挖掘,这在流行唱法通行的今天很有意义;比如民族乐器的振兴,女子十二乐坊的崛起,就是一例;等等,汉服作为服装文化,和汉民族建筑、汉语、中式餐饮、中国民族乐器等一样,都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有些人过份夸大汉服复兴的作用,肯定是不对,因为汉服只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民族文化的复兴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光有汉服的复兴还远远不够,需要各界人士齐心协力,共同推进。而对汉服有兴趣的朋友则要在汉服复兴上做贡献。

6、汉服复兴是不是排斥其它民族的服装?

答:目前对汉服复兴的抵制,一部分来自少数民族同胞,另一部分来自汉族人内部,怕引起纷争,其实这都是错误的。如上面所说,中国民族文化复兴远不止汉服的复兴,而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就是各少数民族服装,也需要复兴和振兴。难道各少数民族朋友仅满足于你们的服装在一些节庆上穿一下,或是在每年的春晚上展示一下?肯定不够,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服装都具有一定的特点,理应充分利用这一特征,发挥民族服装的各方面的价值,如文化效应、经济价值等, 可以一套卖几十万美元,中国哪一个少数民族服装能卖到这个价格?如果可以,你们可以先脱贫了,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无非作为旅游时的表演服装,文艺演出上的服装,而且不少都已面目全非,可以说,中国少数民族服装正面临各种危机,远不是表面上的歌舞升平。汉族人是一个庞大的民族,所以容易产生各方面的人才,现在全国出现了数以万计的汉服复兴者、爱好者,为什么就没有哪一位少数民族同胞能对振兴自己的民族服装做些贡献?真正的民族大团结,大和谐,不是互相揣测着过日子,而应该是百花齐放,共同繁荣。希望少数民族同胞也能觉醒,为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做点事。

另外,不少少数民族服装在历史上本来受汉服影响较大,在清朝之前的服装基本上采用的汉服的特征,在现在和以后,该民族服装是依然采用当前的样式还是与汉服结合,我们不想强加于你们,一个民族的选择是自家的事,当然我们也不希望少数民族由于种种原因干涉汉服的复兴。

如没特殊注明,文章均为江浙沪网络推广,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s://www.seokaowo.com/html/news/
相关推荐新闻

汉服究竟有哪几种领型?_汉服形制

可能是得益于汉服大三大制式吧,不仅演变出了多样的袖型,也同样,发展出了诸多的领型。像现在某宝...

日期:2020-10-23 浏览次数:782

冕服——十二纹章_汉服百科

五千年前,我们在大江大河之中开启世界文明,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浪...

日期:2020-10-23 浏览次数:516

古代“成年礼”——及冠,笄礼_汉服百科

男子二十及冠,行冠礼,长辈赐字;女子十六行笄礼,代表着已经从孩童时期告别,迈入自己的少年时期...

日期:2020-10-23 浏览次数:424

古风美女唯美仙气写真桌面壁纸

1 古风美女唯美仙气写真桌面壁纸2 古风美女唯美仙气写真桌面壁纸3 古风美女唯美仙气写真桌面壁纸4 ...

日期:2020-10-22 浏览次数:379

中秋佳节聚湘江 汉服同袍拜月神

摘要:“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9月15日中秋之夜,长沙一群对汉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年轻人,...

日期:2020-10-20 浏览次数:369

想要穿搭“显白”?应该这样挑汉服!

摘要:博主从小就是“黑星人”,在变白的路上尝试了各种办法,自制面膜,吃水果,甚至用牛奶洗脸,然而...

日期:2020-10-20 浏览次数:360

汉服四大基本形制——衣裳制、深衣制、袍服制、襦裙制

摘要:形制这个词类似于今天人所说的款式,但是谈汉服的时候我们用形制不用款式。因为形制一词还含有典...

日期:2020-10-17 浏览次数:359

汉服种类之——祭服_汉服形制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呼,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对礼仪的重视,这其中就包括对祭祀的重...

日期:2020-10-23 浏览次数:342

十大中国古代传统祥纹赏析

摘要: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

日期:2020-10-17 浏览次数:339

汉服广袖是什么?汉服广袖你了解多少?_汉服形制

汉服广袖是什么?汉服广袖你了解多少?玖玖在上一篇文 中给大家介绍了几种不同的汉服袖型,其中之一...

日期:2020-10-23 浏览次数:330

相关标签
网站报价网站报价方案
网站建设解决方案
抖音推广解决方案 响应式网站建设方案 手机微信网站解决方案 旅游网站解决方案
志强网络拥有资深设计师团队和自主系统开发技术团队,为客户专业定制企业品牌网站、响应式网站、商城系统、手机微信网站、外贸网站、营销型网站、旅游网站、微信小程序、APP等。欢迎广大客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