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历2017年5月21日,丁酉年四月廿六,江门汉文化传承社和广东省各地级市17家汉文化社团齐聚于新会崖山,除了上演了古琴、汉舞、国风铠甲展示和箭阵表演等表演之外,还进行了岭南地区崖山大忠祠祭享仪式。
西历2017年5月21日,丁酉年四月廿六,江门汉文化传承社和广东省各地级市17家汉文化社团齐聚于新会崖山,除了上演了古琴、汉舞、国风铠甲展示和箭阵表演等表演之外,还进行了岭南地区崖山大忠祠祭享仪式,这是自新中国成立后重建崖山祠至今为止首次举行的大忠祠传统祭享仪式,以缅怀民族英雄,弘扬忠义精神。
所有参祭人员在正式祭祀前一天严格遵守古代斋戒要求,不醉酒,不茹荤,停止一切娱乐活动,并沐浴净身,保持内心虔敬。当日上午11时,仪式正式开始,首先由江门汉文化传承会会长桂峥嵘讲话,感谢全省各地级市共18个文化团体的参与和支持,简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以及崖山祠的建立背景及历史变迁,讲话结束后全体人员在棂星门外提前竖立好的五星红旗前肃立,现场奏国歌,向国旗行注目礼。
礼毕后全体步入崖山祠内,男女分别站立在台阶上,配合阵阵铿锵有力的鼓声,高声朗诵朱子《大学章句》。据史料记载,崖山海战期间,南宋丞相陆秀夫便每日书写《大学章句》进呈少帝,向少帝劝讲大学之道,可以说,南宋君臣与十万军民蹈海殉国的悲壮义举与华夏古圣先贤的遗训教诲是一脉相承的,即使千百年以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仍然是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源头活水,是建设社会核心价值观,树立民族信仰的重要资源。
正式祭祀的仪程分为鼓严(击鼓静场)、排班(参祭人员就位)、迎神(全体跪拜四次)、行三献礼(分三次向神敬酒,使用传统爵杯),送神(全体跪拜四次),望燎(焚烧祝文,以通达上天)。每次献礼前献官必盥洗双手,保持行礼过程中的洁净,体现了对先烈的崇敬之心。







在初献礼时(第一次献礼),还有一个读祝的环节,所谓祭神如神在,读祝是向先烈通报前来祭祀的主要成员,并用四字骈句唱颂先烈的功德,是整个祭祀活动的高潮。本次祭祀所采用的祝文沿用明代《厓山志》中所记载的大忠祠祝文原文,按照当代著名礼学家吴太常先生复原考证的“太常 政府列入国家祀典,与祭祀历代帝王同等规格,先后有不计其数的文人墨客来此凭吊,留下了无数的不朽诗篇,直至八十年前的抗日战争前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也曾乘坐炮艇,前来崖山祠祭祀华夏先烈,以鼓舞全国人民抗战士气。崖山先烈不论从古至今都值得为中华民族千秋万代所铭记!

祭大忠祠文
維丁酉三七一年四月廿六日,
江门市汉文化传承会会长桂峥嵘、
广州岭南汉服文化研究会代表王凯顺、
广州市汉民族传统文化交流协会代表赖建生等
謹致祭於
故宋丞相文公
故宋丞相陸公
故宋太傅張公之神,
其辭曰:
儼其堂堂,沛其洋洋,
是謂正氣,至大至剛,
上有青天,下有黃壤,
不亡者存,焄蒿悽愴,
謹以不腆之儀,祗奉舊章,
式陳明薦
尚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