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服饰的主要特点在男装上,主要体现在头段乌妙帽、网巾、四方平定巾或六合一统格帽。而便服主要有袍、裙、短衣、罩甲等,一般富民也穿绫罗绸缎,但颜色只能使用青、黑两种颜色。平民则身穿青布袄、紫花布衣、白衣裤、蓝布裙、白布袜、青色的布鞋、头戴皂布巾等。女子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或裙子等,衣服的样式基本上是模仿唐宋时期的服装。而明代官服的主要特点是头戴乌纱帽,穿袍,袍的颜色随着官职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且背上有补子装饰。
古代服饰发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明装衣裙比例上也与唐装有所不同, 上衣、短下裳长, 逐渐拉长上装, 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 而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并且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 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代服饰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是华夏近古服饰艺术的典范。当今中国戏曲服装的款式纹彩,多采自明代服饰。明代的章服衣冠更趋豪奢,织绣技艺迈向顶峰,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其在服饰制度上提倡汉文化传统, 把唐宋璞头、圆领袍衫、玉带、皂靴予以承袭,确定了明代官服的基本风貌。一般人民的服饰为紫花布布衣、白布裤、蓝布裙、白布袜、青布鞋,戴皂布巾。
明代服装的一个特色是襟上佩挂饰物,并且十分醒目,都是金、珠、玉等材料制做成的各种饰物。其中垂挂在胸前的叫“坠领”;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来有响声的叫“禁步”,这些配饰统称叫“杂佩”。而明代女子中最为庄重的一种礼冠是“ 凤冠”。它有两种形式,包括后妃所戴和命妇凤冠。 明代妇女的发式,虽不及宋代丰富,但也有不少特色。多数妇女喜将头发梳高, 以金银丝绕结,远远望去,如男子头戴纱帽,顶上也有珠片装点。
服装的款式是服装的外部轮廓造型和部件细节适型,是设计变化的基础。服装的外部轮廓造型形成了服装的线条,并直接影响到了款式的流行与否。服装的部件造型包括了领型、袖型、口袋、裁剪结构甚至衣褶、拉链、扣子的设计。在款式装饰上, 由于传统服装是平面直线裁剪,表现二维效果,所以装饰也以二维效果为主,强调平面装饰。装饰手段是中国传统的镶、嵌、滚、盘、绣几大工艺。这些工艺的巧妙运用,使中式服装虽造型简练,但纹样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明代服装影响到现代服装的款式元素上还包括服饰花边纹样层叠的图案装饰, 七分袖等,它们充分运用了明清服饰遗留下来的服装文化及服饰元素。 其在现代服装上如婚妙、礼服、连衣裙或者是牛仔服装上都有很多的应用无论是时尚的还是平凡的都有它们的影子。许多服装品牌也大量借鉴了明代服装设计元素,现代肚兜的流行就是借鉴明代服装,只不过现代人更加开放。。
“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上要绣禽的图案,武将官服则绘兽的造型。故此,人们称这些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衣冠禽兽”最初是个令人羡慕的赞语,是褒义,但到了明朝中晚期,由于宦官专权,官场腐败,文官爱财,武将怕死,百姓视其为盗匪瘟神,于是“衣冠禽兽”就演变为一个贬义词,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