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又叫“乞巧节”,自古以来民间就有着穿针乞巧的风俗。今天(17日)是七夕节,在句容茅山镇,一场特殊的刺绣体验课堂,再现了七夕传统习俗。

在句容茅山镇得撒石磨豆腐村内,老师和学生们身着古色古香的传统服饰围坐在一起。老师一边指导着学生刺绣的步骤,一边讲着七夕的由来和关于家庭美德的小故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学的有模有样了。不一会,一幅幅造型秀美、针脚细密的绣品就展现在大家眼前。其中,有牛郎织女、鸳鸯戏水、和和美美等象征美好寓意的作品。
在绣牛郎织女过程中,我更多的了解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重新拾起这些文化,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也可以传承这些文化。”学生王佳悦告诉记者。
据了解,七夕节始于汉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古代女子们在这一天,会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刺绣老师熊晶告诉记者,七夕不仅是情人节,也寓意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也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传统刺绣工艺。
“今天小朋友来到这里来学习刺绣,是因为七夕这个主题。因此,她们刺绣的主要就是关于七夕方面的内容,比如鸳鸯戏水,牛郎织女相会”, 熊晶说,这样孩子们一方面能够学习刺绣中国传统手工,一方面来了解七夕这样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