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会以服饰区分等级,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颜色。不同身份的人不能随意僭越。虽然百年间经过几次微调,但唐代基本以紫、朱、绿、青、黄(白)五色定级。
白色不需染,黄绿易染,前朝普通人也多用这些颜色,这或许是它定为末等颜色的原因。《旧唐书·舆服志》“贵贱异等,杂用五色……庶人以白,屠商以阜,士卒以黄。”就是指平民穿白色,屠户商户穿黑色,末等士卒穿黄色。所以“白衣”一词也因此常代无功名的普通读书人。之后微调,“流外及庶人”“其色通用黄白”,平民穿黄白。
(敦煌莫高窟 ,晚唐 ,着黑色圆领袍的屠户)
太宗贞观时期开始建立完备的服色等级制度。“三品已上服紫,四品五品已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士族大夫不得穿黄色,以免与穿黄白的平民贵贱混淆。“满朝朱紫贵”诗句是由此而起,“一介青衣”也成了普通官吏的自谦之语。
至于现代卖最好的黄绿色系汉服,《唐会要》卷三十一·杂录“部曲客女奴碑。服施触绢布。色通用黄白。饰以铜铁。客女及裨。通服青碧。听同庶人。兼许夹撷。丈夫许通服黄白。”就是婢女或身份再稍高一点的女子穿黄白和碧绿,男子穿黄白。只有婢女穿绿色,真可惜了那么好看的颜色呢。还只能用铜铁的饰品,啧啧~~
穿黄绿衣裙的侍女俑
但也常有不守规定的,其中之一就是杨贵妃。据记载杨妃“好服黄裙”,在当时也遭人非议,但是人家贵妃不care。而且进一步深究,也许杨贵妃也是紧跟唐代运为土德尚黄的意思。
(影视剧中的杨贵妃)
也许有朋友疑问,黄色不是帝王的颜色吗?其实在从前黄色并不专属帝王,而是很普及的衣服颜色。《续事始》记“武德初,并因隋制,天子常服黄袍,及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服赤黄。”赤黄,是偏红的深黄色与黄色不同,隋代皇帝常穿,唐代承袭隋制,禁止士卒穿赤黄。渐渐的赤黄色成了帝王的颜色象征,及至后世黄色也不可随意用了。
唐代《步辇图》宋摹本,着赤黄袍的唐太宗
虽然有颜色等级制度,但其实唐朝僭越状况严重,多次颁布禁令也难禁止。不仅普通人奴婢着朱紫等色短衫,连妓子也“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嗽口氛氲”。至唐代晚期,为了招募兵卒,也允许士兵穿紫了。当然现代的我们已经不必计较颜色等级,不管什么颜色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