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应无锡鼋头渚中犊山醉乐堂主邀请,参加堂主本期举办的《红楼》读书会,我总结了一些87版《红楼》中黛玉的服饰细节与人物性格的交映之美,与大家一起分享。
87版中陈晓旭扮演的黛玉的服装多为青色系,偶有鹅黄色、粉紫色系,仅有两件大红色,但也是白底红花;服装绣花以梅花、兰花、竹为主,衬托她孤傲清雅高洁的品质。下面一起看看黛玉在剧中所穿的服饰:
天蓝绿萼梅刺绣交领背心, 月白圆领中衣,绣梅花宫绦 ,白色长裙
梅兰竹菊: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它们各有特色 :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陈晓旭版的林黛玉,是无可超越无可取代的。她那种似雾一般的清丽缥缈气质,那种柔弱娇媚但又不瘦骨嶙峋的姿态,那种含蓄委婉清澈风流的气韵,超越了我们今天肤浅庸俗闹哄哄白花花的审美,她是真正内外兼修的美。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潇湘妃子,即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号。 西汉刘向《列女传》有:有“虞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娥皇为后,女英为妃……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从列女传可得知,所云潇湘妃子为娥皇、女英。曹雪芹为黛玉起这个名号,大概与娥皇女英的故事有关,以泪洒斑竹的娥皇女英象征黛玉的悲惨命运。
眼空蓄泪泪空垂, 暗洒闲抛更向谁。
尺幅鲛绡劳惠赠, 为君那得不伤悲。
抛珠滚玉只偷潸, 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 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 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 不识香痕渍也无。
人物服装小常识
褙子: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其中霞帔、褙子、比甲为对襟,左右两侧开衩。成年妇女的服饰,随随各人的家境及身份的变化,有各种不同形制,普通妇女服饰比较朴实,主要有襦裙、褙子、袄衫、云肩及袍服等。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裙类名称,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马面裙始于明朝(可能可以追溯更早),延续至民国,是我国传统裙装中很重要的一种。按照西式裙类的名称,这种式样造型的女裙,称“间隔裥裙”。
宫绦:ɡōnɡtāo,古人腰间悬挂饰物的一种象布条似的东西,用来系玉佩、金饰等物。或宫中特制或仿照宫样所制的丝带。语出: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列仙曹,叩请烈皇下碧宵,捨煤山古树,解却宫绦。”<红楼梦>第四九回:“﹝湘云﹞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
作者介绍:
李烟,湖南长沙人,定居无锡。服装设计师,网络作者,潜心写文字,认真设计美丽旗袍,喜欢旗袍的朋友请加微信号:liyan746219,希望更多朋友喜欢这种有文化的衣服。真正很棒的女人一定会懂得内外兼修,而内里的素养展现出来才是最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