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都穿些什么?
荆州三国古迹数不胜数,
有关三国时期的服饰款式,
留下的资料非常少,
根据文献记载推测,
大体承袭东汉风格,
但在细节上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也许因为战乱频繁,
三国时期的服饰变得更轻便合体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
汉代服饰一直是服装设计师灵感的源泉
三国时期男子的服饰特点
日常的服饰:
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
汉代以后因为织绣工业越来越发达,所以有钱人家穿绫罗绸缎加工的刺绣拼色衣服越来越多。
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方便工作劳动。
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自制粗布做的上衣下裳的短衣]。
特色部分
一是:领子,
一种突起的领子在三国陶俑类文物中常见。
二是:窄衣裤子的大量出现,短打扮适合乱世的特点,窄一裤子更流行了。
三是:圆领内衣比前朝更流行,在这个时期,平民服饰中圆领内衣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交领的衣领和圆领内衣共同形成组合,
也许是汉代三重衣的影响,从东汉末年到三国许多俑都会露出大面积的圆领内衣。
四是:帽子越来越小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
女生的流行服饰-留仙裙
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
也有长袍,
裙子的样式也多了,
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留仙裙中的极品就是-广袖留仙裙
富贵人家才可以穿着。
西汉著名的美女赵飞燕爱穿裙装,
一天她穿了一件云英紫裙来到太液池边,
在笙歌鼓乐中翩翩起舞,
突然间狂风大作,
她像风筝一样飘起来,
宫女慌忙追赶去抓她的裙角,
赵飞燕的裙子扯出很多褶皱,
赵飞燕穿上皱纹堆叠的裙子更漂亮了,
从此,宫女们盛行穿折叠出褶皱的裙子,
美名其曰留仙裙。
关于“留仙裙”的典故,
常入诗词中。
例如,张炎的《疏影》: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漫皱, 留仙裙褶。”
又如朱彝尊《风怀二百韵》:
“留仙裙易皱,堕马鬓交鬤。”
现代《百褶裙》
就是源于《留仙裙》
时尚总是翻来覆去推陈出新
礼服
男子礼服
礼服:汉朝的祭祀礼服,承袭了秦代的废除「六冕」,以一种冕服为祭天地明堂之礼服的办法。
冕冠服:为最尊贵的祭祀礼服,是天子及三公诸候、卿大夫祭天地明堂之时穿着。
长冠服:为夫子和执事百官,用在祭宗庙及各种小祀,如五岳、四渎、山川、社稷等典礼穿者。
委貌冠服:相当于周代的冠弁服。为公卿诸候大夫行大射礼于辟雍的时候穿着。
皮弁冠服:此种冠服为大射礼时,执事者穿着,衣裳为缁麻衣,皂领袖、素裳。
朝服:自秦开始以袍作为朝服,汉代从皇帝至贱更小吏亦以袍作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亦即是深衣制的袍服,不过因不同身份的人戴的冠不同而有不同之名称。汉代的朝服,服色是随着五时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朝服均是衬以告缘领袖的中衣。
女子礼服
庙服:相当于周代的禕衣,是女子礼服中,地位最尊贵的一种。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入庙服,皇后之谒庙服,其服色是皂下鲜面。
蚕服:相当于周代约鞠衣。每年三月,皇后帅领公卿诸侯夫人亲蚕礼时穿着。亦为诸侯之妻从夫助君祭宗庙的祭服。
朝服:自二千石夫人以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