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復原汉服,研究歷代舆服制度,近年参与多部影视剧、话剧服装、化妆、道具,且受到国际媒体关注的「装束復原小组」,看近年影视剧的服装造型,虽难免有「混搭」情况,但已然让更多观眾对古代装束的审美有较深的认知。
装束復原团队今年甫参与制作了「『穿』越唐朝大型城市歷史影像秀」和「最忆长安,最美毕业季」活动,透过装束让人一秒穿越回唐朝。装束復原小组美术组组长胡晓以影视剧中的装扮为例,指出「比较共通性的状况是,服装都是混搭的。」他指出,和今日的流行时尚一般,「唐代的流行变化快速,不同时期的装束风格很不同。」
胡晓还指出,过去提到唐朝的仕女,印象就是丰腴,实则「看古画中初唐时的女子,如永泰公主的画像其实是很高䠷的,到天宝年后,国力强、经济条件好,加上女性的自信,才流行丰美。」
另一方面,胡晓认为过去女性的审美,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有时存在着落差,在古画中的女性总是温婉居多,但在一些墓室壁画中所见的仕女图,八字眉、着男装亦大有存在者。
近年大陆汉服热,愈来愈多观眾对歷史剧的服装、造型有所要求,胡晓认为这便是刺激成长的动力,儘管就装束復原小组的专业角度看来,影视剧的装束仍有进步空间,但近年歷史剧对汉服热亦有推波助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