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是中国传统服饰在异域的进化,但关于正统的辩驳,就要交给刚刚睡醒了的中国了。
和服样式
汉服样式
和服 ,是日本的民族服饰。江户时代以前称吴服,语出《古事记》、《日本书纪》、《松窗梦语》,在称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装被称为“着物”,而日本古代所称的“吴服”是“着物”的一种。
而“吴服”这个称谓源于中国三国时期,因东吴与日本的商贸活动将纺织品及衣服缝制方法传入日本的缘故,开始出现此名。所以,古代日本成为“吴服”的服装其实就是古代的东吴服饰。
唐代前,日本和服色彩较为单一,多为原始色彩、民族色彩,同一服饰几乎同一色调;在唐朝文化的影响下,和服色彩尤其是大和型贵族服饰色彩进入鼎盛期,此时贵族以色彩划分等级,如等级自上而下服饰颜色为深紫、浅紫、绯、绀、绿、黑;女性服饰颜色装饰打破原来单一色调,而以绿、蓝、红为主调的同时,添加其他色调或纹样,色泽艳丽,色调对比明显,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到了奈良时代,日本遣使来中国,获赠大量光彩夺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饰,至室町时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饰基础上改进,而和服腰包则是受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影响而创造。
所以,“和服起源于中国唐朝服饰”,这个说法是大致正确的。和韩国一样,日本在古代也曾是中国的属国,历史上也称“倭”或“倭国”,此外,在汉语中,“扶桑”、“东瀛”也是日本国名的别称。
清朝时期的“剃发易服”不仅仅造成了汉服的一度消失,也让朝鲜人、日本人甚至包括当时的安南、缅甸等国家对清朝怀抱一种轻视的态度,尤其是朝鲜人,认为“中华”已灭亡,自居“小中华”,来中国的朝鲜使者见到汉族官员往往趾高气扬,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延续了中华文化,而非“剃发易服”的“野蛮人”。
从应神天皇的时代起,日本与韩国、中国交往密切,为文化的传输带来有利条件。推古天皇甚至模仿隋的服装,制定了冠服和朝服。到了奈良时代,模仿唐朝的服装和穿戴方式成为时尚,然而,物极必反,随着时间推移,更具个性和魅力的服装时代来临了。这就是平安时代。平安时代也是日本的“国风时代”,她是在全盘消化唐的文化后,以大学毕业生之姿堂堂登上了历史舞台。
但在这里小编想说一句,已经发生了的事实是无可更改的,但我们对自身的历史溯源还不够具体、真实有力。只有当我们面对他人的质疑,能够将无可辩驳的铮铮史实甩到谈判桌上,让他们亲眼看着真实的历史、民众的觉醒而无话可说时,才是真真正正的赢得够漂亮!
如没特殊注明,文章均为江浙沪网络推广,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s://www.seokaowo.com/html/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