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人们日常见面礼节繁多,这也是中国“礼仪之邦”名称的由来了。在不同场合,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礼仪规范。
比如一般性的见面,拱手礼是最常见的见面礼仪。男性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左手在前、右手握拳在后,两手合抱于胸前,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并微笑着说出问候语。
拱手礼
女性行“福礼”,即是右手放在左手上两手握拳,位于腹部正中央。右脚向后撤一小步,两膝微曲,颔首低眉,微微伏身,而起。
福利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宾主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二为时揖,三为天揖。
作揖之礼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仪,在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时常行作揖之礼。
作揖礼
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家庭对长者也有跪拜礼。跪拜礼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以平等互助、相敬如宾、尊老爱幼为一般原则。其余大多时候,则使用了西方传入的”握手礼“。
在汉服复兴时,汉服与礼仪更是互为表里,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