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统文化热潮的掀起,更多的国人也将目光放在了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明上,包括汉服在内的越来越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展现出它们独特的魅力,在这个机械工业化的时代背景的衬托下,更显得手工制作的温度和情感。而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咋们中国的传统汉服!
汉服,全称“汉民族传统服饰”,最早是从深衣发展演化而来。先秦两汉时期,人们通常用“衣冠”来指称华夏之服。故而中国享有“衣冠古国”的美誉。汉服具备着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的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
“汉服”一词,最早见于各类古籍记载,例如:《汉书》,其卷九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日:“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马王堆三号墓遣册》: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等。正如胡人传统服饰叫“胡服”,汉人传统服饰也就有了相对应的名称“汉服”。
因此,这一词汇的基本内涵也固定下来,即汉族传统服饰。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对汉人传统服饰的称呼,进而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代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整的冠服体系,成为儒家神道设教的一部分。“乗殷之辂,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国思想的要义。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
到了宋元明时期,一些异族执政者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国服,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人国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分皇室朝臣祭服、朝服和常服。这里的“晋之遗制”和“汉服”都属于儒教的周礼服制。但是,关于深衣和汉服的出现是有一个先后顺序的,“深衣”是汉朝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汉服”则是从汉朝开始才有。
历史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进程,历史内在产生的文明与智慧也随之前行,在时光的洪流中不断的进化着,就像电影《超体》中的一句台词:“要不要挑战既有的法则,进化再进化,取决于我们。”所有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大浪淘走砂砾,留下耀眼的金块儿。或许这才是时间所存在的真正美丽的地方。
如没特殊注明,文章均为江浙沪网络推广,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s://www.seokaowo.com/html/news/